综合新闻

第二届“神经-免疫-内分泌-代谢网络相互调控”大会在深成功举办

时间:2024-05-07  来源:脑所 文本大小:【 |  | 】  【打印

2024年4月18-21日,由中国生理学会自主神经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筹)、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深圳市脑科学学会、深圳市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共同承办的中国生理学会自主神经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年会暨第二届“神经-免疫-内分泌-代谢网络相互调控”大会(Brain Body Interaction Conference,BBIC;以下简称“大会”)在深圳顺利召开。

本次大会共举行了55场学术报告,内容涵盖了神经、免疫、内分泌和代谢及其互作领域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吸引了两百六十多位神经科学领域学者、企业代表参会,探讨神经科学领域前沿成果及复杂疾病诊疗新策略,是国内“脑-体互作”领域围绕神经-免疫-内分泌-代谢网络相互调控方向最具影响力的大会。


(参会嘉宾合影)


深圳理工大学(筹)筹备办副主任赵伟教授、生命健康学院院长王玉田院士,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王韵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景向红研究员等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卡尔加里大学Gerald Zamponi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陈建国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清华大学肖百龙教授,以及五十余位国内外杰出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了精彩学术报告。大会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杨帆研究员主持。

开幕式伊始,深圳理工大学(筹)筹备办副主任赵伟教授首先对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表示了欢迎。他提到脑科学是极具挑战和前景的领域,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而大脑与外周多器官的相互调控机制属于生命健康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方向,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促进各交叉领域科学家携手合作,为在生命健康领域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圳理工大学(筹)生命健康学院院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玉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脑体互作”机制研究是目前国际上重要的前沿领域。本次会议邀请了一大批神经、免疫、内分泌及代谢领域的知名学者,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深入交流能够使得各位学者产生新想法、提出新理论、开展新合作。

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王韵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基于去年第一届“神经-免疫-内分泌-代谢网络相互调控”的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的注册参会人数再创新高,已逐步形成了中国生理学会下属的品牌会议。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器官、系统的相互调控对人体健康的维持至关重要;通过将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召集在一起进行思想碰撞,产生新的思路,能够对国内脑科学、系统生理学和整合医学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长景向红研究员从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两个方面肯定了“脑体互作”对理解传统针灸科学的重要意义。她在致辞中表示,临床研究发现针灸除了治疗慢性疼痛外,还能有效干预焦虑、抑郁等大脑相关疾病。非常符合本次大会提出的“神经-免疫-内分泌-代谢网络相互调控”理论。而美国的SPARC计划的成功实施也证明“脑体互作”的系统论是解析和理解中医传统针灸科学机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大会现场)


开幕式后,来自国内外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学术报告。基于上届会议的成功举办,本次学术会议继续聚焦“大脑与外周多器官的相互调控机制”这一重要国际前沿方向,三天半的议程涵盖了神经、免疫、内分泌和代谢相互调控领域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大家共同研讨神经系统与免疫、内分泌、代谢系统相互调控的分子、细胞和环路机制,并努力发掘其对临床慢性、复杂疾病早诊优治新策略研究的潜在价值。

神经、免疫、内分泌和代谢系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生理机制。这些系统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共同调控着人体的稳态。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资源。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将推动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本次研讨会为国内神经科学、系统生理学、整合医学及其交叉领域的发展,以及用现代科学解释中医药原理等研究方向的深入拓展提供面向全国的学术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