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建设研究型学校 深圳先进院举办2019博士课堂中期培训研讨会

时间:2019-08-27  来源:文宣办 严偲偲 文本大小:【 |  | 】  【打印

  8232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共同举办2019博士课堂中期培训研讨会,深圳先进院代表、中科实验学校代表等50余人参与会议,围绕“研究型学校的建设”进行交流,共同促进科教融合及中科科普体系建设。 

  2016年深圳先进院与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共同创设“博士课堂”以来已近三年时间。为进一步提升博士课堂体系建设及影响力,深化“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提升团队成员的科学教育素养,总结教学经验及方法,为2019-2020学年的博士课堂工作奠定基础,本次会议围绕科教融合、课题指导、示范课评课等方面全面开展。 

  会上,深圳先进院发展处文宣办主任丁宁宁首先从团队建设、课程设置、运行管理、品牌传播、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总结了2019年博士课堂及科普工作的最新进展。中科实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丁秀娟以“致知在格物”为主题,回顾科学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带来了“科学+”理念下科学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在研讨环节,中科实验学校校长宋如郊表示,深圳作为全国首个科普立法城市,博士课堂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应有新定位、新追求、新要求。以爱科学、爱生活、爱国家为指针,打造具有中科特质的、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要求的先行示范体系,立足深圳,面向湾区,面向中科院科普体系,将高端科研资源与中小学科学教育进行深度融合。 

  宝中实验学校副校长黄兆杰对博士课堂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期望博士老师推荐科普读物作为拓展资源,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二是增加探究式、互动式、项目式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从一线科学教师角度出发,中科先进实验学校科学组组长毛清清提出博士课堂的潜在发展方向:强化博士个性特征,引入预备课程,深化项目学习,推荐与导读科普书籍,博士与教师共同深造,一课双导读等。 

  随后,深圳先进院脑所路中华研究员、黄艳副研究员从专业角度出发,分享了脑科学研究在促进青少年教育的关系,以及脑科学教育基地的工作进展情况。深圳先进院教育处研究生办主任赵媞分享了国科大科普学分制的建设工作。博士课堂教师及国科大学生,就各自的参与体会发言。 

  深圳先进院院长特别助理、发展处处长毕亚雷表示,博士课堂将成为科学传播的抓手,促进科普与产业协同创新。同时,他建议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明确科普工作目标,展现科普工作价值。 

  在培训会上,博士课堂五位教师代表分别进行了示范课说课,涵盖人工智能、材料学、光学及脑科学等前沿领域。 

  此外,会议特别邀请到中科院自动化所高级工程师刘希未,他就自主开发的智能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分享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系统思考。他强调,科技教育需要系统思维,包括装备规范化、课程系统化、测评标准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层次化等, 为深圳先进院现有的科学教育体系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 

  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名誉校长、深圳先进院原党委书记白建原,中科实验学校原副校长、香山里小学校长田亿欣,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副校长齐倩楠,以及中科创客学院、中科维盛、中科博志负责人等参加了交流研讨会。 

  丁秀娟介绍了新学期的博士课堂工作重点,在授课方式上建议形式更多样,增加小视频、小实验、游戏等互动环节,并将启动博士课堂教材编写转化工作。从课程内容上,她建议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横向孵化,形成延续性的系列课程。 

  田亿欣表示,博士课堂可依照连接未来、拥抱未来、创造未来三个层次递进发展。从课程规划角度,他建议首先描绘科研领域的整体轮廓,让学生与科学产生联系;第二步,展示领域内最精彩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最后,给学生设定小目标,培养实践创造能力,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白建原在总结时表示,博士课堂近三年的探索实践受到业内各界认可,是院校共同努力的成果,并对中科实验学校提供的载体平台表示感谢。她强调,要将基础的科学理论转化为青少年能理解接受的形态,需要跨界思维。博士课堂应起到示范性、带动性、引领性作用。 

研讨会现场

上排:中科实验学校原副校长、香山里小学校长田亿欣,宝中实验学校副校长黄兆杰

下排:深圳先进院脑所路中华研究员,黄艳副研究员

中科实验学校校长宋如郊作总结发言

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名誉校长、深圳先进院原党委书记白建原作总结发言

培训会现场

2019博士课堂中期培训研讨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