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深圳商报》:世界顶级科技刊物 深圳论文是常客

时间:2018-07-16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在灿若星河的科技创新长廊中,基础研究好比天边那些略显寂寥的晨星,尽管不是很亮,却蕴育着人类新时代的先声。在0-1-N的渐进式中,0-1的源头创新更是被视为镶嵌在基础研究皇冠上的珍宝。无数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期冀亲手摘取这顶皇冠上的珍宝。

  深圳,一座不满40年的年轻城市,却是体现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范本。2017年,深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359.69亿元,同比增长12.19%。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93家,总数达到11230家,在全国城市中居第二位。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4.13%。

  在科学创新进程中,学术论文的撰写发表是反映基础研究进展,让公众了解科技前沿突破的重要渠道。在国际权威的学术期刊上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规模,也是被科研界公认的一项反映该地区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深圳发力基础研究领域补短板,研究成果频频出现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上,不断展示源自深圳的“星星”光芒。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国际顶级科技刊物上的深圳群星》系列报道,详细介绍在《自然》《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深圳企业。

  1

  深圳企业频频亮相国际顶级刊物

  创刊于1869的《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科学杂志之一,它每周刊载科技各个领域中具有独创性,重要性,以及跨学科的研究,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沿研究结果,都是在这本杂志上被人发现并广为传播。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点在深圳也得到印证。

  偏居盐田一隅的华大基因是《自然》上的常客。自1999年以来,华大基因发表论文2513篇,在《自然》及其子刊杂志发表论文多达232篇,在《科学》(《Science》)及《细胞》(《Cell》)等知名期刊上也发表多篇论文。

  根据自然指数2012至2016年期间的数据,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最多的企业排名中,华大基因位居全球第12位,是中国排名最靠前的公司。

  目前深圳已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以华为为例,公司设有专注前沿研究的华为2012实验室,并在全球建立16个研究所,其研发费用超过15%投入在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上。

  2

  深圳高校和研发机构也不甘落后

  另一方面,深圳各大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亦呈遍地开花态势,纷纷在《自然》《科学》上贡献自己的智慧。

  2006年,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经过长达4年的试验研究,证明了自花传粉机制是在干旱季节开花的大根槽舌兰繁殖进化的唯一途径。研究成果《一个兰花的自发授精策略》在《自然》期刊上发表后,实现了深圳市、中国兰科研究在世界顶尖科技期刊《自然》上发表科研论文零的突破。

  2015年,深圳大学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北京大学、中科院动物所、解放军306医院及Salk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在《科学》上发表人类干细胞衰老机理的重要成果。次年,该校朱卫国教授所在的中美科研团队在《自然》上,发表了关于抗癌分子p53的最新成果。2017年,该校段华波团队在《自然》上发表了关于城市垃圾堆积威胁的研究成果。

  去年3月,由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中国农科院水稻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研究成果,在《自然-植物》上发表。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自2012年起,已在《自然》杂志及其子刊发表论文共计25篇,仅2018年,深圳先进院作为第一单位在《自然》及子刊就发表论文3篇。

  3

  创新驱动体系擦亮深圳星光

  面向新时期,深圳基础研究启动新一轮部署,在保持和拓展原有基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大装置、高平台、顶尖人才、政策体系”。

  记者昨日获悉,在实施大科学装置发展战略方面,深圳将稳步推进已先行启动的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列入国家规划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拓展设施、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自主谋划建设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基础设施、人造生命设计合成测试设施、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同时争取中科院已建、在建和未来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服务深圳的科学创新。根据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布局,联手香港、广州等创新资源密集城市,争取共建国家南方综合性科学中心。

  在系统化布局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面,深圳将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鹏城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围绕网络与通信、信息处理和网络信息安全三大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同时深入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建设基础研究机构,重点在医学、脑科学、新材料、量子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推进源头科技创新。建设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重点引进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的诺贝尔奖科学家来深组建实验室,发挥其在全球科技界的龙头聚集效应及创新引领作用。

    《深圳商报》:2018年7月16日报道 http://szsb.sznews.com/PC/layout/201807/16/node_A12.html#content_41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