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广东科技报》:工业机器人工程师有了培养和评价标准

时间:2017-07-11  来源: 文本大小:【 |  | 】  【打印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授牌。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冯春)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与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全国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工程师培养项目”在北京启动,标志着工业机器人工程师首次有了培养和评价标准,有助于缓解国内机器人应用人才结构性矛盾和人才荒问题。凡是参加该项岗位能力培训且考核测评合格者,将获颁《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能力》培训证书,考核通过的学员相关信息也将进行备案并录入人才数据系统库。 

  机器人应用人才荒问题异常突出

  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表现强劲,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据不完全测算,目前仅在长三角地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就有6000余家,人才缺口达5万人左右。企业不仅需要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化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大量从事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3-5年,工业机器人增速有望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缺口将逐年加大。

  先进院院长助理、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秘书长毕亚雷表示,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近十万,据工信部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相应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系统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需求量将达到20万左右。由于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对口专业刚刚兴起,从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机器人自动线维护、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等岗位的人员主要来自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的二次培训,而且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机器人应用人才结构性矛盾和人才荒问题异常突出。

  专业培训能为企业节约大笔培训费

  在此背景下,深圳先进院、深圳市机器人协会联合启秀教育科技集团、中科创客学院适时推出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工程师培养项目,依托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运用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良好对接,进而为企业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工程师培养项目是根据工业发展与机器人应用趋势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研发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测评技术的培养工程体系,为各工业企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开展培训提供支持。该项目致力于解决工业机器人应用研发、产业孵化的“最后一公里”和人员培训等关键点,针对广大二三本、高职院校、技术类院校及行业在职人员提供机器人应用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工艺设计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等岗位的职业岗位工程师培养服务。

  经过立项研究论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与深圳先进院合作,联合开发《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工程师》考试标准,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发《工业机器人职业岗位工程师》培训考核大纲和培训教材,并建立了相关人才数据系统。培训考核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吸收和借鉴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及教材编写方面的经验,结合产业和行业的特点,为培训考核工作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培训更加规范、科学,确保培训质量和水平。

  业机器人工程师首次有了标准可依,受到工业机器人企业的一致好评。深圳市泰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国内表面处理机器人龙头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谭维佳表示,长期以来机器人产业人才缺口大、培训周期长、行业内部挖角现象严重,不利于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现在有了国家标准,加大对工业机器人工程师的专业培训,可以为企业节约大笔的培训费用,有助于加快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广东科技报》2017年7月7日第12版报道 http://epaper.gdkjb.com/html/2017-07/07/content_12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