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医药所三支部组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

时间:2020-11-19  来源:医药所 汪宝蓓 文本大小:【 |  | 】  【打印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为了重温这段历史,1113日,医药所第三党支部组织支部全体成员观看了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 

  循这这段足迹,穿越历史隧道,再次回到硝烟滚滚、枪炮轰鸣的战争现场。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了在指定时间到达,向金城前线投放更多战力,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武装悬殊的情况下,不断抵御敌机狂轰乱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这是朝鲜战场上的最后一个奇迹,而在此之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对峙了三年。 

  在整个观看过程中大家陷入了沉思,结束之后纷纷发表观影感言。 

  畅君雷:太感动、太震撼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70年前的这场战争真的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两个国家打的仗,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太大了。然后就是这样的情况,落后一方硬生生赢了下来,除了军事战略的正确和执行力之外,最主要的是人数的优势以及随时准备牺牲的精神。电影中美国有一个士兵有一句话说了好几遍:I don't want to die here(我不想死在这里)。美国士兵来打这场战争时根本就没想死,就没想到会死在这里,以为可以很轻松地、兵不血刃的消灭掉中国军队,然后胜利回家。然而中国士兵从出发就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做好了这是一场没有返程的战争。

  鄢德洪:电影《金刚川》取材于1953年的金城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修桥工兵用血肉之躯搭起“英雄之桥”,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的狂轰滥炸,为最终的战斗胜利赢得了主动权。这体现了我军精忠报国、敢打必胜、军纪如铁的革命意志和军魂,是新时期我军需要继续发扬和战胜一切挑战国家主权的敌对势力的有力法宝。 

  王鹤霏:在抗美援朝年代,我们靠着小米加步枪打下了敌人的飞机,太不容易了。“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用一只手和一条腿的张译打下了敌人的飞机,在熊熊烈火中变成了一座雕像太感人了,一个国家就是靠英雄才有了安定和宁静。 

  黄晓雯:电影《金刚川》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自身条件已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仍然不畏强敌,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以强大的战斗力战胜了魔鬼般的美帝国主义。电影中战士们一次接一次地搭建桥面,不管美军如何打击,他们始终拥有钢铁般的意志,最后甚至用自己的身躯造就了通往胜利的桥梁,如今的我们面对困难也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 

  余敏:看完《金刚川》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抗美援朝的将领和战士们以难以置信的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感动了我。在美帝国主义反复的轰炸中,通过金刚川的桥一次又一次的被架起。战士们最后用自己身躯筑起桥梁,大部队准时到达金城,赢得胜利。中国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从不屈服,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团结一致定能取得胜利。 

  李亮:《金刚川》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一座炸不毁的桥,这座桥由英雄的志愿军战士的意志、勇气、大无畏精神筑成。今天的我们尤其需要这样的精神。 

  张子洋:通过观看《金刚川》电影,被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深深的震撼。再次理解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战士们的伟大付出。同时,深刻认识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意义,折服于伟人的高瞻远瞩。作为一名党员,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离不开抗美援朝中革命前辈表现出的精神! 

  这场67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战场从金城转移到了科技。身为科研领域中的一份子,这种双方力量悬殊、敌强我弱的情况像极了现在科技竞争中的双方力量。当年志愿军敢于斗争,一次次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最终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当下的我们应该传承这种精神,把抗美援朝中人民志愿军的精神渗透到当前的科技工作中,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中华民族的前进。 

  金刚川,国士殇,身为尘,气犹长,吾后辈,科技战,当自强,雄狮醒,日出东方。 

 

参加活动人员合影

附件下载: